一、2016年二季度市场回顾:
2016年二季度市场表现为震荡整理,小幅回落的格局。A股在1、2月中两次确立了2638点为本轮股灾阶段性底部的基础下进行了阶段性反弹。市场在4月上旬触及近3100点反弹高位后回落调整至2780点位,随后在缩量震荡中逐渐企稳,并依托2780点为新支撑线,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形态和指标的修复。从日K线上来看,以30日、60日均线为中线指标继续企稳呈现水平状,同时120日均线亦有企稳迹象,但指数仍然处以200日均线之下。从周K线上来看,一季度周K两次触及200日均线(2600点)均反弹,确立了2638点为本轮股灾阶段底,并在高位(3097点)与低位(2780点)中继续震荡盘整。从月K线上来看,120日均线(2804点)成为短期支撑,30日线(2980点)一线为短期压力区间。
二季度以来,市场仍以震荡盘整为主基调,寻找支撑和阻力。其中上证50指数下跌1.57%(振幅6.71%),沪深300指数下跌1.99%(振幅8.36%),中小板指数上涨0.41%(振幅11.81%),创业板指数下降0.47%(振幅15.86%)。行业表现方面继续分化:表现领先行业为国防军工、电子、汽车、机械设备和食品饮料,上涨幅度为22.03%、20.45%、19.32%、16.87%、15.73%,表现落后行业为休闲服务、景点、传媒、钢铁和房地产,下跌幅度为-4.43%、-4.79%、-4.22%、-3.80%、-1.84%。 行业表现也反映出中国近半年来的地缘政治经济学:日趋严峻的国际环境、南海问题、萨德导弹防御系统部署等地缘政治因素带动国防军工、电子类板块走强;同时,房地产和钢铁板块的降温,亦反映出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所提出的“抑制资产泡沫”,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下半年五大经济工作重点任务。
自2015年6月15日监管层防范风险去杠杆引发三轮次股灾开始,在一年时间内A股阶梯式下跌,成交量亦持续减少。2016年2月新上任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亦强化监管,领导建立了“一系列强化信息披露的制度,旨在建立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市场运行机制”,并在两会中表态:“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只有监管才能保证改革的措施顺利实施。” 从证监会公告显示来看,证监会于上半年对88起案件作出处罚,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书109份,较去年同期增长84.75%,行政处罚的结案效率和惩处力度持续提升。 从态势看,监管层将加继续利用行政监管“看得见的手”去引导并影响市场运行这只“看不见的手”。
二、2016年三季度市场分析与展望:
环境分析:
2016年7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上半年的经济形势做出了总结,并且部署了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下半年中国要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使用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稳住市场预期。
展望2016年下半年,稳定国内经济增速、推进多个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及国际环境变化仍有诸多问号和疑点等待解决:
国内经济:
1 中国经济自7%年增长回落以来,是从数量追赶到质量追赶是质的飞跃。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可以解读,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都将维持在中速增长,以追赶高达6倍的美国人均GDP和近3倍的购买力平价。新华社英文也发出评论,“中国不会采取激进的货币宽松政策,除非经济出现实质性的改变。”积极的存款准备金率宽松和降息是与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所倡导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相反的,背道而驰的货币宽松政策将会引起流动性过剩,也会抑制中国减少产能过剩和资产泡沫的目标。结合近期出台的“史上最严理财资金新规”,应紧密跟踪新政策具体落实进程和细则执行对市场带来的中短期冲击,尤其是在市场参与度不高而存量高度博弈的弱平衡格局下。
2 随着中国经济陷入“L型”增长,中国企业手上掌握历史上最大量的现金。受中国经济持续下行、企业投资意愿较弱、PPI、PMI、CPI等经济指标继续下行或低位徘徊等因素影响,不包括银行和券商在内,中国企业持有的现金达到1.2万亿美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持有量环比增长18%,增长速度远超美国的5%、欧洲的1%和日本的13%。中国企业缺乏投资新项目的信心,将对通过财政刺激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国际环境:
1 英国退欧公投成为全球市场的“黑天鹅”,对全球经济增长可能造成新的不确定性。2016年6月24日,英国公投结果决定脱欧,全球风险资产被抛售,最为敏感的外汇市场,英镑兑美元汇率暴跌11%,成为上世纪70年代英国实行浮动汇率制最“黑暗”的一天。日经225期货指数跌8.1%触发熔断,美标普500指数期货跌至5.1%触发熔断。黄金期货等避险资产一度涨破每盎司1350美元,单日涨幅近每盎司100美元,收报每盎司1322.40美元,创2014年7月以来新高。退欧后第二个交易日,在退欧利空等因素阶段性出尽情况下,全球市场恐慌情绪逐渐消退,并在之后的几个交易日内,出现“报复性反弹”,全球各大股指创新高。但自英国退欧公投几周以来,退欧公投使英国的房地产领域受到严重打击。期间有7家房地产基金陆续宣布暂停赎回交易,随后也有多家为获得流动性,开始出售旗下地产资产,衡量房价增长和交易的指标缝份降至多年低位。 英国经济前景恶化给全世界经济稳固增长带来阴霾等因素,使得英国央行于16年8月开始七年来首次降息,成为英国央行322年历史中的一个低点,并且重启已停止很长一段时间的英国政府债券购买刺激经济增长。 英国对全球经济增长可能造成重大的中长期影响,结果尚有待观察和研究。
2 “民粹主义”愈发盛行,成为全球经济下滑风险。以英国退欧公投“反欧盟派”、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拒绝墨西哥移民、退出跨太平洋经济合作协定(TPP)”等为代表的民粹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愈演愈烈;意大利和法国等各地的极右和极左政党正在迅速夸大势力,在边境地带安装铁丝网反对欧盟接收难民的匈牙利将在10月举行全名公投。 民粹主义的崛起将推迟财政和机构改革,让政府债务变得脆弱,扩大的保护主义也将阻碍全球化发展,缩小全球贸易,为全球经济下滑增加风险。下半年美国总统竞选成为民粹主义的转折点,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能否成功竞选为美国总统,并且是否会将民粹主义政策化成为不确定因素。2015年,中国与美国贸易额达5583.9亿美元,中国在未来如何面对以如特朗普等“民粹主义”的“新保护主义”,将考验中国最高领导层的智慧。
国内改革:
1 下半年,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推进建设特别是新三板分层推出将使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中国实体经济将借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资本市场进一步推进经济转型、服务实体经济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民的财富配置也将从延续几十年近乎单一地“投资房地产”逐渐多元化,转为以股权、金融资产为主。
2 应着重关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个重点领域价格改革,包括输配电价改革、医疗服务价格改革、铁路客运价格市场化改革、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从宏观上来看,在世界经济短期疲软的因素下,国内经济处于架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求疲软的状况将不会有大的改观。资本市场需继续以中立客观的视角,审视上述各项改革的成效以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市场分析:
上半年,国内市场经历了熔断机制的实施和停止、美联储加息、企业债信用风险暴露、英国退欧等一系列事件冲击。在各利空和风险因素充分释放后,市场迎来了阶段性的相对平稳窗口期。国内流动性依然充裕,各类资金依然在寻找优质资产进行配置。
经济架构进行调整、转型升级使得经济面临持续下行压力,这依然是宏观经济的运行的大方向。解决煤炭、钢铁等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等因素,势必对冲于新兴产业的崛起和新经济体量的增长,经济增速回升或金融市场持续大幅上升的基本面因素任不具备。
从中央政治局会议所确定的“三去一降一补”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看,降低尤其是以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泡沫,是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关键。减低地产业的资产泡沫将对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造成直接影响。国家出台新的举措、后续如何降低资产价格泡末是需要持续关注的重点之一。
A股市场在年初出人意料地熔断大幅下跌近25%后经过企稳反弹并回落整理后,半年度跌幅依然在17-18%。在我们年初的全年度运行态势分析中,三季度市场是一个修复整理回升的最佳时间段,根据近期国内外经济政策的大环境分析,这种修复整理的条件依然基本成立,只是具体表现的内容有所不同。
1 在英国公投的改变下,我们预期的美联储的加息态势明朗变成了美联储年内加息概率很低的明朗化,但这个因素改变的冲击依然存在,只是时间的推迟,而且在美国创历史新高的背景下,下次调整带来的冲击将更为明显,这为年底和明年初的市场积累了重大的不确定性;
2 国内不刺激基调下的新常态政策环境依然稳定,但经济L型的运行态势仍然出现了些新的变化,尤其是近期信贷投资的数据出乎市场预期的弱对市场中期的信心还是会造成影响,尤其是在市场调整是表现会更明细些,而基于近期数据出乎预料的疲弱进而宏观政策有任何新的中期调整的预期在市场看来目前没有太大的预期;
3 A股自身在高度存量博弈环境下运行,虽然市场在一个中期时段进行历史上少有的窄幅波动区间进行相对稳定整理,但这是在大部分博弈投资者没有盈利效应下成本推高而止损盘相对少形成的,即成本价水平推高而非盈利效应推高价格形成的,在这个背景下,如果任何中期因素造成了市场信心冲击引发持续止损交易,市场在反弹过后存在中期调整的需求。
因此我们认为,市场在三季度震荡回升的概率更大些,但高度有限,3450-3500是高点区域。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市场行情将具有高度博弈性,及行业、主题上涨高度和持续性将非常难有规律性的把握,可能市场大部分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将难以有超过指数的收益,可能存在赢了指数没赢钱的现象。所以保守来看,我们认为重点考虑贝塔收益可能带来比单纯追求阿尔法收益更好的实际效果。
三、三季度及下半年投资策略:
1 基于前述的分析和判断。我们三季度和下半年投资策略总体如下:三季度前期采取相对积极的投资策略,在稳定持有长线看好的服务和消费行业品种的基础上,相对积极地参与各类风格、主题的交易性机会,在四季度开始的前后阶段或市场如能接近3450-3500区域,应降低仓位,首先获取阶段性的贝塔收益。
2 三、四季度参与各类风格、主题的交易性机会其中关键所在在于获利了结。在市场高度博弈的环境中获利了结非常重要,在市场活跃度没有明细提升和成交明显持续放大基础上,参与交易性机会合适的止盈比例在10%左右比较合适。
3 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密切关注成交量和成交活跃度,适时对既定策略进行调整。如果成交能持续放大,比二季度日成交有明显放大,比如60-80%以上增长;或者市场盈利效应比较明细,周边交易者普遍有比较好的盈利,我们将对前1、2点的投资策略适度进行调整,将更积极乐观一些。
弱平衡格局下的博弈的核心在于对可能引起预期改变的国内外政策和经济运行态势变化保持足够的敏感度,需要适时对相关信息对预期调整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比如美联储年底前加息可能性提高、中国经济运行新的态势可能带来市场对政策改变的预期等等。